對于學生來說,好消息是暑假才過去一半,那么壞消息是?你依然睡不夠!并且,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開學了!
而頂著40度高溫還在工作的上班狗來說,很多人到了周末或假期會睡到中午醒過來,習慣補覺度假的可憐人兒,那么這個“補”從何而來?是先存后用,還是先用后存?
1.補覺是不是消除困意的唯一辦法?
一般人熬夜加班或學習,先透支一些睡眠時間,按“能量守恒定律”,再通過補覺來恢復元氣,很多人做了,也的確有效果。在科學上,每個正常人的生物鐘都是白天醒來活動、晚上睡去,大腦中視交叉上核管理的生物鐘每天都要發出睡眠、清醒、體溫、內分泌等信號,而發出要睡覺的信號和睡眠質量卻受到人白天活動時長及勞累程度的影響,人白天積累的活動量越大、時間越長,“睡眠負債”越多,那么一般情況下大腦發出睡眠信息越強、睡眠越深沉。
如果你長期,如周一到周五都是熬夜,身體的睡眠負債就會增加很多,而平時又沒完全補回來,那么通過周末睡飽了,睡眠是可以補回來的。或者高質量的短睡眠也是能補回來的。并且,到目前的研究為止,只有睡覺才是真正消除困意的唯一辦法。
2.那睡眠物質是先存儲在哪里了嗎?
有一派科學家認為,人體內是存在睡眠物質的,而它的本源是腺苷。這種物質會在人清醒的時候在大腦里面聚集,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一個存儲睡眠物質的“量杯”,當腺苷濃度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就會讓視覺皮層中引發睡眠的神經元開始活動,引發睡眠。清醒時間越長,腺苷濃度越高,而睡眠時腺苷濃度降低,等醒來又開始聚集,這樣周而復始不斷重復發生。
日本的科學家比較樂于通過實驗論證睡眠物質的存在,他們就通過將一只長時間不睡覺狗的部分腦脊液注射到一只剛清醒不久的狗的腦內,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被注射的小狗真的很快就睡覺了(與這只小狗以往睡覺規律不一樣)。
而另一個科學實驗卻去除老鼠的腺苷受體之后,老鼠依然能睡覺,這就尷尬了。目前給出的解釋是:一方面,睡眠物質的存儲不足以完全支撐人的睡眠負債的原理;另一方面,老鼠有可能還有另一個睡眠系統,而人睡眠機制不能通過整個人腦的腦脊液中腺苷的濃度來衡量,而是腦局部控制的現象。
科學界依然相信睡眠物質的存在,只是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論證。
3.睡眠負債的存儲極限是多久?
歪果仁就是很會玩,例如有一些人會參加“斷眠挑戰”,就是比比看誰能堅持更長時間不睡覺,一個美國17歲的同學賈德諾堅持了264個小時不睡覺(睡眠負債),創造了新的記錄之后,他才睡了15個小時,然后活動了一天,又睡了10個小時,到1周后才恢復到正常睡眠狀態,身體未出現病癥。但,這樣的人真的是特例,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因為大多數人在睡眠極為不足的情況下會秒睡過去。
所以開車疲勞駕駛為什么會危險就在于此,因為你會不受控制地秒睡,大腦告訴你不能睡——秒醒,然后又秒睡。